密蘇里號戰艦 (BB-63)

密蘇里
USS Missouri BB-63
1980年代時已經經過現代化改裝的密蘇里號。艦橋兩側的5吋艦砲已被飛彈發射器取而代之。
概觀
艦種戰艦
艦級愛荷華級
製造廠布魯克林造船廠
動工1941年1月6日
下水1944年1月29日
服役1944年6月11日
1986年5月10日
退役1955年2月26日
1992年3月31日
結局1998年5月4日捐贈作博物館艦
除籍1995年1月12日
技术数据
標準排水量設計:45,000噸
滿載排水量設計:56,270噸
全長整體:887呎3吋
水線:860呎
全寬水線:108呎2吋
吃水37呎2吋
最高速度33節
武器裝備建成:
主炮:3座16吋/50三聯裝火炮
副炮:10門5吋/38雙聯裝火炮
對空 : 20門4聯裝波佛斯40毫米高射砲
49挺單裝奧利岡20毫米防空機砲
1986年:
3門16吋/50三聯裝火炮
6門5吋/38雙聯裝火炮
8座四管箱型戰斧巡航導彈發射器
4座Mk 141 四管魚叉飛彈發射器
4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
裝甲艦側:12.1吋
隔艙:11.3吋
炮座:11.6吋至17.3吋
艦炮:19.7吋
甲板:7.5吋

密蘇里號戰艦(英語:USS Missouri BB-63)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戰艦,為愛荷華級戰艦的三號艦。她是美軍第三艘以密蘇里州為名的軍艦,亦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建成的戰艦。是美國二戰最後一艘退役的戰艦,也因於二戰结束時被指派為受降艦而聞名於世。

簡介

密蘇里號在1941年按照11%擴充法案,於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,在1944年下水服役。其時太平洋戰爭已走向尾聲,密蘇里號僅趕及參與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,並曾遭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中。日本投降後,盟軍在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簽字投降儀式。

戰後密蘇里號參與魔毯行動,接載美軍人返國。希臘內戰時期,密蘇里號曾被派往當地,宣示美國抵抗共產勢力擴張之決心。而戰後海軍雖因經費不足,而陸續將愛荷華級戰艦退役;但由於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干預,密蘇里號得以一直留在現役。1950年韓戰爆發,密蘇里號即時由大西洋返回太平洋,為聯合國軍提供炮火支援之餘,亦有轟擊北韓運輸路線以及工業設施。長津湖戰役後,密蘇里號更掩護聯合國軍在興南撤退,以火炮阻擋志願軍進逼。

韓戰結束後,密蘇里號返國維修,最後在1955年退役。此後密蘇里號一直在港口封存,直到1981年,雷根當選新任美國總統,並提出「六百艦隊英语600-ship Navy」擴軍計劃,大規模擴充海軍,以壓抑蘇聯而假想敵其實就是蘇聯海軍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,因為當基洛夫級巡洋艦在1984年首次出現時,對美國政府與海軍而言真的是意外的不速之客,雷根政府為了正面對抗威脅,於是就將美國海軍的金屬巨獸愛荷華級戰艦重新服役,因為這種從二戰時期留下來的裝甲重型戰艦,是唯一抵抗的了反艦飛彈齊發的戰艦。密蘇里號因而重新復修,並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建,包括裝設戰斧巡航導彈魚叉飛彈發射器,以及方陣近迫武器系統。1986年密蘇里號重返現役,並進行一次環球航行,以紀念80年前老羅斯福派遣大白艦隊航行世界。1987兩伊戰爭期間,密蘇里號參與摯誠意志行動英语Operation Earnest Will,協助保護科威特的油船免遭兩伊攻擊。1990年波斯灣戰爭爆發,密蘇里號亦被派到波斯灣,為登陸的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,並轟擊伊拉克的軍事設施。

密蘇里號在1992年退役,並於1995年除籍。1998年海軍將密蘇里號捐贈作博物館艦,並在同年轉移至珍珠港亞利桑那號戰艦殘骸旁邊,成為密蘇里號戰艦紀念館以作紀念。2009年,密蘇里號曾短暫到珍珠港船塢維修,並在2010年回到原停泊點開放參觀。

密蘇里號在二戰及韓戰分別獲得三枚及五枚戰鬥之星[1]

圖片集

相關影视作品

  • 《魔鬼戰將》:1992年由安德魯·戴維斯執導,史蒂芬·席格湯米·李·瓊斯主演的動作電影。劇情中剛退役的密蘇里號遭到恐怖份子挾持,企圖竊取艦上尚未來得及拆除的核彈頭巡弋飛彈
  • 超級戰艦》:一部2012年時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。在劇中原本作為水上博物館的密蘇里號被重新啟動,以艦上的火砲對歐胡島的外星人通訊營地進行岸轟,並與外星戰艦交火。
  • 戰艦世界》:由白俄羅斯遊戲公司「戰遊網」所開發製作的線上遊戲《戰艦世界》中,密蘇里號曾作為美國IX階加值戰艦供玩家選購。[2]
  • 血战钢锯岭》:一部2016年上映的戰爭傳記片。在片中為美國陸軍第77步兵師與第96步兵師提供火力覆蓋。

参考文献

引用

  1. ^ 美國海軍軍艦字典(DANFS)簡介. [2012-07-22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-05-09). 
  2. ^ Missouri - Global wiki. Wargaming.net. [2021-06-15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-06-16) (英语). Missouri — American promo premium Tier IX battleship. 

来源

书籍
  • Friedman, Norman, U.S. Battleships: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, Annapolis, Maryland: Naval Institute Press, 1985, ISBN 0-87021-715-1 (英语) 

外部連結

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:密蘇里號戰艦
  • (繁體中文) 密蘇里號戰艦紀念館
  • (简体中文) 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

参见

  • 美国军事主题
  • icon海军主题
  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
建成
  • BB-61 愛荷華號
  • BB-62 新澤西號
  • BB-63 密蘇里號
  • BB-64 威斯康辛號
取消
  • BB-65 伊利諾號
  • BB-66 肯塔基號
斜體字為未建成艦
戰艦
二等戰艦
(海防用铁甲舰)
無同級艦
  • ACR-1 緬因號
  • 德克薩斯號
改良印第安納級
  • BB-4 艾奧瓦號註1
伊利諾級英语Illinois-class battleship
  • BB-7 伊利諾號
  • BB-8 阿拉巴馬號
  • BB-9 威斯康辛號
緬因級英语Maine-class battleship
維珍尼亞級英语Virginia-class battleship
康涅狄格級英语Connecticut-class battleship
密西西比級英语Mississippi-class battleship
  • BB-23 密西西比號
  • BB-24 愛達荷號
南卡羅萊納級英语South Carolina-class battleship
特拉華級英语Delaware-class battleship
佛羅里達級英语Florida-class battleship
標準型戰艦英语Standard-type battleship
賓夕法尼亞級
  • BB-55 北卡羅萊納號
  • BB-56 華盛頓號
南達科他級 (1941年)
  • BB-57 南達科他號
  • BB-58 印第安納號
  • BB-59 麻薩諸塞號
  • BB-60 阿拉巴馬號
  • BB-61 艾奧瓦號
  • BB-62 紐澤西號
  • BB-63 密蘇里號
  • BB-64 威斯康辛號
  • BB-65 伊利諾號
  • BB-66 肯塔基號










戰鬥巡洋艦
及大型巡洋艦
列星頓級註2
  • CC-1 列星頓號註2
  • CC-2 星座號
  • CC-3 薩拉托加號註2
  • CC-4 遊騎兵號
  • CC-5 憲法號
  • CC-6 美國號
阿拉斯加级
  • CB-1 阿拉斯加號英语USS Alaska (CB-1)
  • CB-2 關島號英语USS Guam (CB-2)
  • CB-3 夏威夷號英语USS Hawaii (CB-3)
  • CB-4 菲律賓號
  • CB-5 波多黎各號
  • CB-6 薩摩亞號
其它未建成艦
南達科他級 (1920年)
  • BB-49 南達科他號
  • BB-50 印第安納號
  • BB-51 蒙大拿號
  • BB-52 北卡羅萊納號
  • BB-53 艾奧瓦號
  • BB-54 麻薩諸塞號
  • BB-67 蒙大拿號
  • BB-68 俄亥俄號
  • BB-69 緬因號
  • BB-70 新罕布什爾號
  • BB-71 路易斯安那號
註1:BB-4 艾奧瓦號基於印第安納級大幅改良,一般稱作「改良印第安納級」並歸類至印第安納級中,而有時會被單獨分類出一級
註2:列星頓級戰鬥巡洋艦首艦「列星頓號」與三號艦「薩拉托加號」在建造中途被改建為航空母舰